Blog

[App] 茶品標籤介紹

香氣類: 主要以杯子圖形+ 文字說明表示,點擊之後會有更詳細說明 口感類: 包含兩大項- 味道 & 茶體 味道: 主要以嘴巴圖形+ 文字說明表示,點擊之後會有更詳細說明 茶體: 主要以杯子圖形+ 文字說明表示,點擊之後會有更詳細說明 餘韻類: 主要以水滴圖形+ 文字說明表示,點擊之後會有更詳細說明 杯緣殘留香氣類: 主要以湯匙圖形+ 文字說明表示,點擊之後會有更詳細說明

[茶品介紹] 日月潭紅玉

[茶品介紹] 日月潭紅玉

SJ

【主要特性】 來自日月潭產區的紅玉(台茶18號),除了紅玉本身的品種香、肉桂香、薄荷香之外, 相較於一般紅玉的香氣與口感偏向奔放, 此款茶卻有著特別溫潤的口感且帶有紅茶烘焙的甜香。紅寶石一般的茶湯, 厚實的紅玉品種香、薄荷香, 中低溫慢慢肉桂香變得明顯,低溫時薄荷味為主。滋味是紅玉品種香以及紅茶烘焙的香,略帶有一些酸性,口感平衡,隨著沖泡次數的增加,口感變得很溫潤。 【沖泡與品嚐】 100度C熱水 (一般沸水倒出之溫度), 視不同的沖泡方式可沖泡5~6次, 建議使用經過過濾後的水或礦泉水沖泡,

剛開始喝茶就希望懂的事

剛開始喝茶就希望懂的事

SJ

喝茶,是一輩子的事情。 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邊漸漸有許多朋友也加入了喝茶的行列。 他們有些很熱衷買茶,有些只喜歡特定口味,有些自己慢慢喝,有些喜歡大家一起喝。 看著這些朋友,想起我剛開始喝茶的那些時光,有些事情,真希望我一開始就有人跟我說。 [茶的等級分類] 大部分的手搖飲料(除了少數自己生產茶葉的店家以外)是使用次等茶、混一定比例的越南茶、更差勁的還有香精茶。超市賣的茶通常只比手搖飲料稍微好一些,但也差不多是次等茶(茶菁採收或製茶手法不佳的茶)。但他們會多多少少用烘培手法掩蓋這些缺點,只是因為

簡易泡茶流程

簡易泡茶流程

SJ

泡茶的方式百百種,你是否找到最喜歡的方法了呢? 今天來為大家介紹最基本、簡易的泡茶流程,保證學會。 [前言] 泡中式茶,最基本的概念就是"要把茶湯倒出",雖說好茶不容易泡苦泡澀,但如果要真正體會每一泡的細微變化、喝出每款茶真正的價值,在應該倒出茶湯的時候倒出、避免久浸是基本原則。 [準備] 泡茶器材(茶具、茶杯,用來實現"倒出茶湯"的動作)、茶葉、開水(熱水壺或電熱壺皆可) [傳統陶壺泡、蓋杯泡] 茶具: 陶壺或蓋杯 (約140 c.c.)、茶杯 (約30~50 c. c.)、公道杯 (用來分

關於泡茶的二三事 (1)

關於泡茶的二三事 (1)

SJ

新茶客在面對一款新的茶品的時候,常會有不知道該從何下手的困擾。 其實泡茶也是一種學習過程,關於香氣,關於滋味,關於濃淡其實都是需要慢慢琢磨出自己最喜歡的味道。 如果想第一次嘗試就上手,不妨參考我們的建議: [泡茶方式、味覺表現、 適合茶品] 器材其實影響著茶品表現,簡單總結如下: 陶壺泡 (約140 c.c.) 因容易聚熱,容易泡出高香,但也因高溫容易把茶泡苦,較適合烏龍茶、紅茶等發酵、烘焙較重的茶。 使用陶壺時,如果沒有精確的秤量工具。條索型的茶葉大約鋪滿茶壺底2-3層;球狀茶葉大約鋪滿底部

好茶的標準

好茶的標準

SJ

關於好茶的標準,總是眾說紛紜。 實常有人說,高山茶就是好茶;或是名貴的茶種就是好茶;有些說有機茶就是好茶;亦或者三代種茶就是好茶。 其實都不完全正確,但也不完全錯誤。 以下提供一些普遍的標準供大家參考參考: 無雜味,異味 充分表現出品種特色 溶出物豐富 茶湯色澤好看透亮 葉底完整有彈性 加分項產地或海拔名師製茶得獎茶很好的茶高雅的融合各種該有的味道,香氣,餘韻

台灣雲谷的馬克杯泡法 (一)

台灣雲谷的馬克杯泡法 (一)

SJ

為了因應現代人忙碌跟快節奏的生活, 我們一直在研究更適合現代人的泡茶方式。 但這種方式必須保留傳統壺泡/ 蓋杯泡法能泡出來的水平以及特色, 或許能更進一步的, 在茶品的香氣、滋味跟餘韻都能確保之下, 創造出更直覺、更友善的品茶體驗。 在此向您推薦, 台灣雲谷的馬克杯泡法-- 半杯泡法。 在多年的使用馬克杯泡茶過程中, 常發現, 如果水量減少滋味會變更濃, 這是很合理的, 但為什麼氣味也變得明顯而突出了? 經過觀察發現, 茶湯的香氣(揮發性物質)隨著熱水的蒸汽上升, 由杯中上升的過程中, 因為馬

常見的台灣茶種類(二)

常見的台灣茶種類(二)

SJ

Photo by NIKOLAY OSMACHKO 茶種 就是茶本身的茶樹品種。 作法 是經驗累積出來的, 一般說來特定的茶品會有固定的作法, 有時候茶農或製茶師為了創新也會參考其他茶的製法而改變固定的做法( 結果就是更搞不清楚) 產地 是名氣累積的結果, 某些地方的一款茶受歡迎之後大家習慣以產地稱呼, 或是商家刻意以地名做行銷推廣 上次介紹了一部分台灣常見的茶以及名稱由來, 這次再為大家介紹一些: 凍頂烏龍 初期以產地得名(南投縣鹿谷鄉凍頂山)其發酵程度在30%左右, 需反覆「布揉製茶」發酵

常見的台灣茶種類(一)

常見的台灣茶種類(一)

SJ

Photo credit: Atibordee_K via VisualHunt / CC BY-ND 茶種 就是茶本身的茶樹品種。 作法 是經驗累積出來的, 一般說來特定的茶品會有固定的作法, 有時候茶農或製茶師為了創新也會參考其他茶的製法而改變固定的做法( 結果就是更搞不清楚) 產地 是名氣累積的結果, 某些地方的一款茶受歡迎之後大家習慣以產地稱呼, 或是商家刻意以地名做行銷推廣 為了幫助大家更了解台灣茶大致的輪廓, 整理如下: 包種茶 以作法得名, 發酵程度約為8-12%。多為條索狀茶特

茶人新手包【茶】

茶人新手包【茶】

SJ

關於茶的基本認識, 可以分成【茶】、【器】、【法】、【品】四個區塊。 【茶】茶的定義: 狹義的定義為以茶樹品種的葉子,進行發酵或烘焙等製程 而製成的茶乾。 茶的種類- 以發酵程度分 青(清)茶: 半發酵茶 (發酵程度18~60%),茶湯為金黃至褐色,一般常說的烏龍茶為青茶 下的一種分支品系,重視香氣以及焙火的搭配 → 常見台灣茶種: 烏龍/ 高山/ 凍頂/ 金萱/ 四季春 紅茶: 全發酵茶 (發酵程度100%) → 常見台灣茶種: 台灣阿薩姆/ 紅玉,茶湯多為深紅色,重視香氣以及滋味的醇厚 綠